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在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 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30例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患兒, 所有患儿分别进行心脏超声(ECG)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 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30例患儿, 共发现心外大血管畸形86处, 其中, 心脏大血管连接处畸形32处, 完全大血管畸形54处。连接处畸形中,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4处, 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2处, 主动脉骑跨15处,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11处。完全大血管畸形中, 肺动脉狭窄21处, 动脉导管未闭17处, 右位主动脉弓6例, 主动脉缩窄4处, 永存动脉干 3处, 永存左上腔静脉3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的准确率96.51%高于心脏超声的83.72%, 漏诊率3.49%、误诊率0低于心脏超声的11.63%、4.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患儿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心脏超声;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病, 主要是由于胎儿早期发育异常引起或心血管发育停顿引起, 与营养缺乏、药物损害、病毒感染等均密切相关[1]。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而术前明确诊断及病情评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研究发现[2], 心外大血管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比较常见, 因此, 必须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影像学诊断, 及时发现、辨别心外大血管畸形作为手术治疗的依据。近年来,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 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且显示出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在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已确诊。本次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许可。其中, 男14例, 女16例;年龄15 d~10岁, 平均年龄(5.15±1.67)岁。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分别进行心脏超声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①心脏超声:使用Philips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 探头频率2.5~5.0 MHz, 患儿取仰卧位, 暴露心前区, 进行多切面扫描, 包括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胸骨上窝等。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西门子16排CT扫描机检查, 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50 mA, 螺距1.75, 层厚1.25 mm。使用碘海醇非离子型对比剂, 2.0~ 2.5 ml/kg, 追加生理盐水10 ml, 流速0.5~2.5 ml/s, 进行自动触发扫描, 重点观察左心及主动脉。常规二期扫描, 延迟19~ 23 s, 观察是否存在异常静脉。将取得图像上传工作站, 进行多平面重组。
  1. 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 包括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结果 本组30例患儿, 共发现心外大血管畸形 86处, 其中, 心脏大血管连接处畸形32处, 完全大血管畸形54处。连接处畸形中,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4处, 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2处, 主动脉骑跨15处,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11处。完全大血管畸形中, 肺动脉狭窄21处, 动脉导管未闭17处, 右位主动脉弓6例, 主动脉缩窄4处, 永存动脉干3处, 永存左上腔静脉3处。
  2. 2 心脏超声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心脏超声, 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心脏超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指利用非离子对比剂对心脏大血管进行扫描, 并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异常大血管。多层螺旋CT不仅能够完成大范围扫描及数据采集, 同时, 扫描速度快, 能够短时间完成扫描。此外, 多层螺旋CT还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安全无创、操作简单、图像清晰等显著优势, 在心血管检查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实践证明, 多层螺旋 CT对心血管疾病检查几乎无禁忌证, 同样适用于无法耐受心导管检查患儿及心律不齐患儿[3]。
  多层螺旋CT的原始轴位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病变情况, 避免了影像重叠问题, 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心脏畸形情况。同时, 后处理技术能够进行多平面重建, 有利于整体观察心外大血管解剖关系, 为术前评估及预后推测提供重要信息。进行图像后处理时应尽量避免重叠, 尽量在同一平面尽量多的显示病变情况, 提高重组图像影像质量。此外, 利用旋转观察技术, 能够避免前后重叠影响, 追踪病变位置, 显示其起源及缺失[4]。利用彩色立体成像技术, 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示心外大血管及相邻组织结构, 进行任意角度旋转, 提高诊断准确性[5, 6]。本组30例患儿, 共发现心外大血管畸形86处,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的准确率96.51%高于心脏超声的83.72%, 漏诊率3.49%、误诊率0低于心脏超声的11.63%、4.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显示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优势, 弥补了心脏超声诊断的不足。以往有调查显示, 心脏超声诊断心脏部分、心脏-大血管连接处、大血管部分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74.51%, 而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18%、100.00%、98.04%, 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心外大血管的准确率更高。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 多层螺旋CT能够通过两套X线球管和探测器采集CT图像, 可通过旋转获得180°数据, 单扇区分辨率高达83 ms, 能够排除心率的影响, 在5~7 s内完成心脏检查, 不需要使用降低心率的药物辅助检查, 对心律不齐患儿具有重要意义。进行三维重组后, 能够更清晰的显示心内外结构, 对房或室间隔缺损等心内畸形也能够较好的显示。两者在心脏与大血管连接部分诊断中均能够得到较好显示, 诊断结果及病理结果基本一致。在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方面, 多层螺旋CT具有一定诊断优势, 能够准确显示心外大血管解剖, 明确大血管的起源、与心脏输入输出关系、走形路径、肺动脉发育情况、肺静脉异位引流、大血管畸形等病理情况。例如, 在进行冠状动脉畸形诊断时, 单支冠状动脉可能跨过右室流出道, 如果术前未能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手术结果, 但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走行, 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从而采取对症处理措施[7, 8]。
  综上所述, 对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 可作为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石磊, 翟波, 杨房, 等. 双源螺旋CT在婴幼儿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8): 64-66.
  [2] 周勇, 任春阳, 吴礼明, 等. 多排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安徽医学, 2018, 39(7):816-818.
  [3] 任雅芳, 张道培, 张洪涛, 等. MSCT联合图像融合技术对颅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6):53-55.
  [4] 孙璇.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小儿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 50(2):208-209.
  [5] 刘念, 王其智. MSCT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9):47-50.
  [6] 刘华, 刘虎跃. 超声心动图与多层螺旋CT对儿童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17, 24(17):2682.
  [7] 柴守栋, 马增山, 马胜军, 等. 应用256层螺旋CT对先心病合并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3(10):1401-1403.
  [8] 刘云, 王光宪, 杨华, 等.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超声心动图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3, 27(6):400-402.
  [收稿日期:2018-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83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