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利他行为摭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丽

   摘 要:利他行为是指一种自愿且不求他人回报的助人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现阶段中学生群体中利他行为的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较为翔实且可供参考的资料。本研究表明,中学生群体的利他行为程度属于中等水平,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两个因素对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8-0017-02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自愿且不求他人回报的助人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心理状况和价值观念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更加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在本文中探究现阶段中学生群体中利他行为的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较为翔实且可供参考的资料。本研究表明中学生群体的利他行为程度属于中等水平,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两个因素对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
   一、利他行为概述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会使部分人的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其利他行为。研究中学生的利他行为,对于改进教育策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不期望他人回报的助人行为,它属于一种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社会信任则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一种交往态度、心理预期与价值判断。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社会信任是其中之一。社会信任与利他行为均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两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培养社会信任感和利他心理。本研究着重就中学生群体中的社会信任度与利他行为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促进个体利他行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拓展利他行为与社会信任的研究范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1)了解中学生群体社会信任的总体水平以及对不同群体和组织机构等的信任状况。(2)了解中学生群体利他行为的总体情况以及利他行为不同维度的状况,为寻找促进中学生产生利他行为的方法提供途径和实证支持。(3)验证社会信任是否和性别、来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三个因素相关。(4)验证利他行为是否和性别、来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三个因素相关。(5)验证中学生的社会信任和利他行为的相关性成立与否。
   2.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现阶段中学生群体的总体利他行为水平以及利他行为不同维度的状况,为寻找促进中学生产生利他行为的方法提供途径和实证支持。笔者通过实际观察找到性别、来源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三个因素,重点研究这三个因素是否会对中学生的总体利他行为产生影响。
   3.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笔者编制的问卷搜集数据,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测量被试的利他行为程度。针对问卷收集材料的不足,笔者抽取一些学生进行访谈,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通过分层抽样,笔者在靖远县第六中学的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五个班,并在每个班随机抽样抽取21名学生作为被试,共选取105个中学生做样本。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本次研究严格按照抽样方案开展,共发放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的答卷者中,男生54人,女生44人;来源为城市的人数有40人,来源为农村的人数为58人;独生子女32人,非独生子女66人。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测量被试的利他行为程度。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是指数或总加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一般采用五点量表,即回答者的回答不是简单地被分为“同意”与“不同意”两类,而是分成类似“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类。由于答案类型增多,可以比较清楚地测量人们在态度上的差异。在本研究中,每一题有五个选项,利他行为程度最高的选项得1分,利他行为程度最低的选项得5分,其他程度的选项得分为1分~5分。共有10道题,总分在10分到50分之间,分数越低则说明利他行为的程度越高。
   三、中学生利他行为的分析
   1.中学生利他行为总体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调查显示,非独生子女利他行为总分为23.38,独生子女利他行为总分为25.34,这说明中学生群体中非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程度高于独生子女。运用Person积差相关法对所有被试的利他行为总得分与是否为独生子女进行相关分析,数据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男生的利他行为总分高于女生,说明女生的利他行为程度高于男生。运用Person积差相关法对所有被试的利他行为总得分与性别进行相关分析,数据显示性别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中学生利他行为的四个维度
   人的利他行为,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纯度,二是频度,三是程度,四是广度。
   利他行为的纯度,考察被试会在哪些情况下帮助别人。如样本中75.5%的被试选择“代价在可承受范围内就会帮助他人”,98%的被试选择“只要对自己没有坏处就会帮助他人”,只有2%的被试选择“只要对自己有好处就会帮助他人”和“只有对自己有很大好处时才会帮助他人”。这说明中学生利他行为的纯度很高,大部分被试愿意为了帮助别人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有极少数被试在帮助他人时有利己动机。
   利他行为的频度,考察被试帮助他人是经常为之还是偶尔为之。调查表明,有96.9%的被试“经常或偶尔帮助他人”,只有3.1%的被试“很少或从不帮助他人”。這说明样本的利他行为频度较高。    利他行為的程度,考察被试愿意为帮助别人付出到何种程度。如选择“愿意为救助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被试有3.1%,选择“为了资助贫困学生自愿过得一贫如洗”的有5.1%,选择“假期支教偏远小学”的有38.8%.
   利他行为的广度,考察被试愿意帮助什么样的人群。如选择“无论是谁都可以”的被试为21.4%,61.2%的被试选择“于我无害的人”,9.2%的被试选择“能从对其帮助中得到好处的人”,只有1%的被试选择“只有极为亲密的人”。样本中大部分被试的利他行为广度都是较广的,愿意帮助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
   四、讨论
   本研究对中学生的总体利他行为水平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总体利他行为水平的平均得分为24.36,处于中等水平。
   研究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非独生子女从小和其兄弟姐妹一起长大,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和别人相处,懂得互帮互助。而独生子女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长辈过于宠爱,容易形成冷漠、自私的特性,对他人的痛苦与苦难难以感同身受并提供帮助。虽然独生子女在社会中独立意识强,认识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部分独生子女对家庭、父母过度依赖,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
   同时,性别因素也对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女生的利他程度高于男生。此结论可以用性别社会化的相关理论来解释。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不是天生的,除了生理性别的差异之外,后天的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智力的差异、成就方面的差异等都是社会塑造的。不同的文化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社会期待。如男性要勇敢、聪明、成功,女性要善良、贤惠、温柔。女性受性别社会化影响,竭力使自己符合社会期待。社会要求女性要善良,于是她们更乐意帮助别人,展现自己的善良品质。此外,研究发现学生来源是城镇还是农村对利他行为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炜.硕士研究生网络利他行为的量表适用性及其与道德判断间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刘巍巍.将利他行为培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J].辽宁教育,2016(18).
  [3]邓婕,杨淑萍.中学生利他行为稀缺的德育反思[J].中小学德育,2014(09).
  [4]林泰,陶倩.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教育研究[J].中国德育,2008(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099.htm